破乳劑的原理及種類
- 2020-10-28-
1.破乳劑的作用原理
頂替作用:低表面張力和高表面活性的乳劑容易吸附于油-水界面上,將原來的乳化劑從界面上頂替下來,減少界面膜的強度。
潤濕作用:以潤濕性能良好的潤濕劑,改變固體粉末的親水親油性,使其從兩相界面上進入水相或油相,減少乳狀液的穩定性
絮凝-聚結作用:以分子量較大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引起細小的液滴絮凝、聚結。
破壞界面膜:乳劑吸附于兩相界面,使界面膜發生褶皺和變形,或因碰撞將界面膜擊破。
2.選擇乳劑的原則
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將乳化劑從界面上頂替下來,自身又不能形成牢固的界面膜;選用帶相反電荷的離子型乳劑可使液滴表面電荷中和。
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非離子或高分子乳劑溶解于連續相中可因橋連作用使液滴聚集,進而聚結、分層和破乳。
固體粉末乳化劑穩定的乳狀液可選擇對固體粉末有良好潤濕作用的乳劑。
3.破乳劑的類型
W/O型乳狀液的乳劑
原油W/O型乳狀液穩定的原因是,原油中的瀝青質、膠質富集于液滴的油水界面上,形成強度很大的膜。
含水原油的乳劑
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或無規則共聚物,相對分子質量從幾千至幾萬。
破乳機理:頂替作用,新形成的界面吸附膜是單分子層的,膜的強度差,比較易破乳。
O/W型乳狀液的破乳劑
應用:含有廢水、化學驅油時油田采出液的處理。
特點:油滴表面多帶有電荷,如表面活性劑驅油田采出液因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形成的油滴多帶負電荷。油滴間的靜電斥力是穩定的原因之一。
上一條: 脲醛樹脂的幾個問題分享